时尚之于我,写在22岁的一点小想法

写在前面。这篇文章仅代表我个人当下的观点,可能幼稚偏激,可能有所欠缺,但我想把我的所想,通过这篇长长的文章,表达给你。没有润色,没有文笔,轻喷,还在学习,接受所有建议。

之前在微博上说要聊聊腔调与品味、对于时尚这个东西的看法和态度,还有原则的问题。还郑重地说要写篇长长的文章,其实是有点小题大做了。更多的是感觉不自量力,我什么都不懂,很多时候不求甚解,喜欢表面文章,比如看到谁穿了漂亮衣服只觉得漂亮,也会去找找看,但不会过多去了解这个品牌、这个设计背后的故事。作为一个学设计的,我也没有每一季去翻看最新的秀,觉得挺惭愧的。但是事实就是,有些时候,sense这个东西,真的是天生的。

好的设计无处不在,虽然我们都会被现实生活中的存在所影响,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灵敏的嗅觉,被那些还埋藏着的没有浮出水面的东西而打动。甚至有些已经很大众的明明很美的东西,却无法博得部分人的青睐。这里说的部分人,其实生活中占绝大多数,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对山本耀司、川久保玲的设计,大多数老百姓是喜欢不起来的。在大众都追逐流行的时候,anti-fashion似乎是难以被理解的,而我觉得是股清流。在我看来,最开始时人的思维是不建议带有太多个人色彩的,你不能因为“你不喜欢”而不喜欢一件作品。在浏览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好的设计、过于“表面”的设计和平淡无奇的设计,从中学会筛选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然后再说“喜欢”或者“不喜欢”,最后会发现,人的想法和他们的喜好往往相似——也可以称之为品味。同理适用于设计师、造型师、媒体编辑、博主、fashionista或任何其他形式和时尚沾边的人。而有些人即便经过了一个长时间的专业熏陶,依然可以保持一个不怎么样的品味,也就出现了我们现在常所谓的low。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两种人,一种就是前面说的,他们看得多但抓不住重点,另外一种,是我打心底里佩服的一种人,他们时常在看在用的东西、他们喜欢的东西,常在不久未来的某一个时间点上,突然爆火了起来。我称其为一种预知的能力。

而我自己,个人觉得介于两者之间,甚至偏向前者,虽然也会喜欢一些先锋的东西、走在一部分人的前面,但多数时候我都是受身边朋友(或者网络)的良性影响,而不是自己去学习、去发现。这是我作为一个没什么知识、能力的小老百姓,之所以虚心、不愿过多表达的原因,也是我之前一直不愿意甚至避讳谈论时尚这个词的原因(点到为止,我可不想写着写着就变成无病呻吟、自惭形秽、反躬自省了)。之所以不愿意谈论,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多数同行可能会有的共同感受,觉得这个词过于肤浅了吧。可能有人认为,时尚就是美啊好看啊,就是时髦啊流行啊,大家都觉得时尚是个形容词,确实,某种层面而言它还真就是,但不完全。所以是不是真的肤浅,其实要看你是怎么想的。

CDG, Jacquemus
CDG, Hussein Chalayan

我理解的时尚,不单是个形容词,它是种现象、是种方式、是态度、更是一种哲学。设计师为品牌创造出美的东西,消费者去购买、满足欲望,商人盈利,公司收益,这种现象是时尚每一季的循环,周而复始。相对而言,这个循环是一成不变的。而消费它的人变得更漂亮或更有个性了,品牌盈利了,这都是方式。至于说是一种态度,我相信更能让人感同身受吧。我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是Cindy Ko,虽然很多老百姓可能觉得做作,但就真的有人坚持着自己的腔调与品味,并且未改变过独到的生活方式,不然那么多人做lifestyle blog,不可能都是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想要对别人有所影响的野心,其实每个blogger都有。而我在这里擅自认为,那些觉得美与潇洒大多都是一种拿腔作势的人,才是真正的落后,这类人很容易固执己见、又对我们嗤之以鼻,他们之中大多安于现状,这在我看来是真实的不求上进。时尚之于哲学而言,其实根本是个矛盾,在这个矛盾里一切“好看”其实都是伪命题。你会发现一个现象,在多年之前甚至更久,流行过的东西,多年之后可能会复古式的重来,或是改头换面的重新流行。Jacquemus SS2016充斥着解构感的西装外套、衬衫裙,而类似的手法早在Comme des Garçons SS1995系列中便得以施展,Vetements设计致敬Martin Margiela,Hussein Chalayan SS2010中白色瓷手的细节也不难想到Comme des Garçons AW2007/08。德国思想家格奥尔格·齐美尔曾说过,时尚带有特定的时间感。这一季好看,下一季可能就会沦为乏味,现在的不好看,时隔多年再回归,可能会变成未来的好看,循环往复。(所以预测未来实则是件很考验功底的难事,甚至是天赋,于是乎有些人做所谓的“流行预测”时,更加随意,他们抱以反正不一定对上号没准就蒙上了的心态做着看似酷炫实则毫无疑义的事情,这不等同于我前面提到的“预知能力”,在这里不想深入探讨,有些离题。私以为设计是设计师对生活的反馈,所谓“预测”实在无谓。)

这是在我目前为止学识范围内的一点浅显理解,还不能做太深的挖掘,毕竟吃过的盐走过的路都太少,而现实与理想之间又差距太大,鸿沟之深难以逾越。最后我想谈谈关于原则这个东西。

实际上也是基于态度而言的,这里我简单概括为前面说到的“时尚”的态度。最重要的原则对我来说,就是尊崇自己的内心。鹫田清一在《古怪的身体》中对制服阐述如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各种制服,如校服、西装等,一下子让时光倒退,个性、自由与自立完全丧失”,“这种差异的消除其实对个人来说是有着一定负面作用的”,“它消除阶级、职业、出生等差异,压迫个人的自我意识”。从小我就喜欢漂亮又与众不同的东西,经常被同龄人嘲笑为异类,我穿我认为好看的衣服,选择做自己而不随大流,当然不排除为了把自己与他人划分开来的目的。大学之前我一直最讨厌的东西就是校服,初中时期的我每天书包都满满当当的,因为除了校服之外我都会随身携带一身自己的衣服,逮着机会我就会换回自己喜欢的样子。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寻找自我认同,于是我背负了一些莫须有的骂名与压力(这也是我一直喜欢西方人行为方式的原因,当然也是造就我走上学习设计之路的原因,以后有机会再谈)。有些人可能觉得一味寻求和他人的不一样、不合群,这是自私,但是我觉得,你活的是你自己而不是别人,有些路走过你可能会后悔,但是没走过那才是真正的遗憾,经历这种东西没有对错,都是宝贵。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尊重原创,以及要有维护版权意识。生活在天朝这个山寨大国,其实经常能感受到对设计师们深深的恶意。淘宝fake盛行,甚至有人不知道他买的设计出自哪个品牌。当然这也和品牌有很大关系,无论工艺还是面料,如果都能做到独一无二外人模仿不来,那再逼真的fake也逃不出懂行人的法眼,自然会有一部分人为此选择不去购买。也因此每每在学校看到有人穿着假的Jil Sander凉鞋和假到不能再假的common projects时,我的内心都是鄙夷的。令人担忧的是,越来越多设计师投身这一“行当”,这对于品牌来说是最直接的摧残,因为当懂行人参与进来的时候,就意味着可能有更多好的设计会被亵渎(我觉得用亵渎这个词一点都不为过)。当初我在Acne Studios兼职的时候,几乎每天都会有设计师或制版师来“借鉴”设计,甚至有人直接买成品回去当作样衣驳样。大家都想赚快钱,却逐渐失去初心,可悲。Vivienne Westwood曾经说过:“Buy less. Choose well. Make it last. Quality, not quantity.”少买一点没关系,要重质,而不是重量。在我看来,有些东西是无法取代的,替代品是不能完全替代被替代品的,要买就买好的。有态度的人向来坚守品质。至少我愿意花我兼职几个月的工资买一双Gucci,有点极端,并不建议,但我就是觉得值。当然我这不是在劝你去管爸妈要钱,花爸妈的钱买一只loewe我可能也挺瞧不起你的,当然如果你还未满18岁、你家里负担的起,那我无话可说,要知道很多国家18岁你就要自己在外面生存了。在你有能力的前提下,消费你的力所能及就可以了,像那些穿着自己剪的牛仔裤和T恤的Gabber们,一样可以很酷,一样很有态度。

末了,我想说,我所能做的,仅仅是分享自己看到的、喜欢的、被别人影响的东西,所以我还需要学习。

(配图为我和我的朋友们,与内容无关,最后三张是朋友的采风秀设计)